首页 > 心得体会

写作文关于守财奴读后感

时间:2025-03-21 16:13:37
写作文关于守财奴读后感(全文共11462字)

第一篇:守财奴

守 财 奴

第一教时

导入新课:在世界文坛上,有一些文学大师们创作小说中的主人公,由于其形象的典型性的巨大影响,他们早已超出国界,引起了各国读者的共同兴趣,守财奴葛朗台就是其中之一。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巴尔扎克的《欧也妮·葛朗台》的节选《守财奴》。

研习新课

1 在学生阅读注释的基础上介绍作者。

巴尔扎克是18世纪到19世纪法国著名的现实主义作家,他生活在法国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十分尖锐复杂的时期,也是资产阶级上升和封建贵族没落的更替时期。他一生创作了大量的小说。他的小说集总称为《人间喜剧》,共有90几部长、中、短篇小说,《欧也妮·葛朗台》便是其中著名的一部。《人间喜剧》形象地反映了法国封建贵族阶级的没落,深刻地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中人与人之间赤裸裸的金钱关系。恩格斯指出:巴尔扎克对现实关系具有深刻的理解,给我们提供了一部法国社会特别是巴黎上流社会的卓越历史。

2 简介与本文有关的情节。

在欧也妮23岁生日的晚上,葛朗台在巴黎的侄子查理因父亲破产自杀而投奔葛朗台的家,欧也妮与查理一见钟情。但葛朗台对弟弟的死和侄子的处境毫不同情,更不用说把女儿嫁给一个破落户了,于是他把查理送往印度去经商。在临别之际,为了帮助查理实现发财还债的计划,欧也妮把自己的全部积蓄送给查理,查理也将母亲留下的一个贵重精美的梳妆匣寄存在欧子妮这里。当葛朗台知道女儿把积蓄送给查理后,大发雷霆,把女儿关了起来,妻子吓得一病不起。公证人克罗旭向他说明了利害关系,如果妻子死了,女儿有权继承母亲的财产。于是葛朗台跟女儿和好,并讨好妻子,课文就是从这里开始的。

3 指导学生阅读第1段,思考:守财奴是怎样的人?课文第1段中有哪些语句表现了葛朗台的性格?

明确:守财奴是指那种贪财无厌、吝啬成癖的人。这段中"吝啬"、"执着狂"、"专制"三个词语准确地点明了葛朗台的性格。"执着"本指佛教用语,后泛指专注于某一种事物而不能解脱,用"执着狂"来反映葛朗台对金钱如痴如醉,疯狂迷恋,真是最恰当了。关键的句子是:"看到金子,占有金子,便是葛朗台的执着狂。"课文在第1段里就交代了葛朗台的性格,使我们对他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而下面的情节就是对开头这些语句的最好注释。

4 学生速读全文,根据小黑板或幻灯提示完成情节表。(见附录)

讲析:随着情节的展开,葛朗台的情绪和表现是多变的,但有一点始终没变,就是金钱至上,贪婪吝啬的特点始终没有变,淋漓尽致地反映出葛朗台这个"占有金子"的"执着狂"的丑恶本质。

5 讲析课文第二部分。

学生看书,思考:"那简直是抹自己的脖子"指什么?可他为什么又要向女儿屈服?明确:"抹脖子"这是一句个性化的语言,谁要想从葛朗台手里拿走一点钱,或者要对女儿报告财产数目,拍卖财产,那等于是抹他的脖子。为了到死也把财产抓在手里,他决意向女儿屈服讨好。

提问:可是为什么葛朗台见到金匣子就忘了一切呢?作者是怎样描写葛朗台动作语言的?讨论归纳:这个"执着狂"一见到金子就头脑发热,欲火燃烧,于是不顾一切,只想占有。描写的动作有"纵"、"扑"、"叫嚷"、"撬",当欧也妮想抢回梳妆匣时,他是手臂"摆",使劲"推",表现出对金子的强烈的欲望和狂热。语言上三次重复"金子",并说"这交易划得来"。这是葛朗台看到梳妆匣上镶嵌金子时发出的狂叫,把原来对女儿将自己的积蓄送给查理的不满变为狂喜。这暴露了他把人与人之间的一切关系都看成交易的肮脏灵魂。

提问:为什么太太晕倒,葛朗台态度就变了呢?是不是他关心怜爱妻子呢?

明确:葛朗台太太晕倒后,葛朗台的态度发生了转变,语言是"下次决不了","咱们讲和啦","你要什么有什么"等,动作是扔梳妆匣,吻妻子手,拿出金路易,拥抱女儿。真是巴结讨好一起来,诱哄发誓不间断。但我们透过这装模作样的表面现象就可以发现,他只是担心妻子突然死去,唯恐失掉太太的财产。他贪财吝啬的本质并没有变,而且还可以看出他的虚伪狡诈,根本不是关心妻子。

6 讲析葛朗台太太生病的一部分。

提问:同学们仔细阅读有关语句,看一看在妻子病倒后葛朗台是不是真的良心发现,有了转变呢?

明确:葛朗台只是表面虚情假意,本质没有变。我们可以从有关语句中看出:医生来时,先问"要不要花很多钱",为了表示自己救妻子的决心,"即使要我一百两百法郎也行。"拥有百万家产的葛朗台,尽管他不愿妻子死去,但决不肯多化一点钱,最多也只是一两百法郎。说明葛朗台真正关心的只有一个"钱"字。

7 小结:课文至此,情节是跌宕多变,环环紧扣。作者通过人物个性化的语言和动作,在多变中将守财奴贪婪吝啬的本质刻画得入木三分。

第二教时

1 讲析骗取继承权一部分。

学生默读,思考:太太死后,葛朗台有哪些变化呢?为什么会有这些变化呢?

明确:葛朗台变得厉害,几小时望着女儿,常在女儿面前打哆嗦,显示出老态,联系后文我们可以为这些古怪的行为找到答案:一切都是假像,只有想骗取继承权才是实质。请三位学生分角色朗读"好孩子??麻烦你照顾一下。"

提问:在骗取继承权的过程中,葛朗台又有哪些"精采的表演"呢?

讨论归纳:先是吞吞吐吐,称"有些小小的事得办一办",连哄带骗;接着是感情拉拢,故作苦相,"牵肠挂肚","受罪";然后是惶恐紧张,"眼光从文书转到女儿,从女儿转到文书,紧张得脑门上尽是汗";再次是许愿哄骗"要化许多钱","按月100法朗";最后是唯恐女儿翻悔,声嘶力竭,"别多嘴","一言为定"。当继承权到手后,他是欣喜若狂,热烈拥抱女儿。这一系列"精采"的表演暴露了他丑恶的灵魂。在葛朗台的眼中,什么亲人,什么感情都是无所谓的,只有钱财才是命根子。引导同学深入思考:"人生就是一件交易"反映什么?

讨论归纳:这是葛朗台的世界观,他的信仰。在他眼里,父女之情,家庭关系。伦理道德,只不过是一层温情脉脉的面纱而已。为了钱,可以撒谎,可以欺骗,可以不择手段,可以不顾廉耻,即使亲生女儿也不例外。这句话,概括出了资产阶级人与人之间赤裸裸的金钱关系,暴露了葛朗台丑恶的灵魂。

2 讲析葛朗台临死前这一部分。

学生自读这一部分,勾画重点,加上批注。

提问:葛朗台风瘫后他的性格有没有改变?有哪些动作和细节能反映他性格的?

讨论归纳:没有丝毫改变,病后他主要是看守密室。作者通过许多传神的细节来反映他的性格:教人家把他的转椅在壁炉与密室的门中间推来推去;听到一点儿响动就要人家报告原委,连狗打呵欠都听 ……此处隐藏7461个字……死去几小时的眼睛\"立刻复活\",\"肉瘤也最后动了一下\";还做了个骇人的姿势想把镀金十字架抓在手里,还要吩咐女儿:\"把一切照顾得好好的!到那边来向我交帐。\"这些语言、动作和细节描写得入木三分,深刻表现出葛朗台爱财如命的性格至死不变,\"死而不已\"。

五、整体阅读,并列出情节结构

介绍性格特点:占有狂

交待占有金子的执著狂

揭示矛盾冲突

发现

抢夺梳妆匣抢夺惜金如命爱财

交回

提出

诱骗继承权诱骗狡猾欺诈骗财

到手

守护金子

看守密室贪婪执著守财

兑换金子

临死抓取法器

结局至死不变

临终嘱咐女儿

小说的情节安排要做到波澜起伏,张弛有度,缓急结合,试体会以上情节如何体现这一点,情节有哪些波折?

三次冲突

四次缓和

五个转折点

六、布置作业

课后练习二

第二课时

一、艺术鉴赏

1.细节描写

引导学生抓住课文艺术特色,欣赏精彩的细节描写,用举例并做分析的方法,让学生欣赏得具体一些,精细一些。

动作描写。比如“抢夺梳妆匣”一节,对葛朗台看见梳妆匣后的动作描写,“身子一纵,扑上梳妆匣,好似一头老虎扑上一个睡着的婴儿”。又如欧也妮在“文书”上签字之前,葛朗台连连抹汗的动作;欧也妮答应签字以后,葛朗台抓起女儿的手,又“热烈地、紧紧地拥抱她”。这些细节描写,形象地刻画了葛朗台饿虎扑食般攫取钱财的丑态,生动地表现了葛朗台不择手段地掠夺钱财的伎俩。

葛朗台风瘫后,教人家把他的转椅在壁炉与密室的门中间推来推去;听到一点儿响动就要人家报告原委,连狗打呵欠都听得见;到人家送租时,就一下由迷糊变得清醒;把钥匙藏在背心里,不时用手摸一下。这些细节深刻传神,反映出葛朗台在风瘫的晚年依旧固守着那守财奴的本性。

葛朗台在临死前“几小时用眼睛盯着金子”;尤其是做临终法事的时候,当金银法器一出现,已经死去几小时的眼睛“立刻复活”,“肉瘤也最后动了一下”;还做了个骇人的姿势想把镀金十字架抓在手里。已经奄奄一息,依然见“金”眼开。正是这最后一抓,导致了气绝身亡,深刻表现出葛朗台爱财如命的性格至死不变,“死而不已”。

2、语言描写。例如:

◎“那简直是抹自己的脖子!”

这句话是葛朗台想到重病的妻子如果真的死了,她的财产,按照法律,将由女儿继承时的一句内心独白。如果女儿从他手里分出去一部分家产,这对守财奴葛朗台来说,无异于要他的命──抹他的脖子。作者通过这句内心独白,展现了这个守财奴的内心世界。

◎“噢,是真金!金子!”他连声叫嚷,“这么多的金子!有两斤重。啊!啊!查理把这个跟你换了美丽的金洋,是不是?为什么不早告诉我?这交易划得来,小乖乖!你真是我的女儿,我明白了。”

这是葛朗台看到梳妆匣上镶嵌着的金子时所发出的惊喜的狂喊。原来他对女儿将自己的积蓄送给查理非常不满,这回变为狂喜,认为女儿做了一笔交易,“这交易划得来”,充分暴露了这个投机商把人与人之间的一切关系都看作是金钱交易的肮脏灵魂。

◎“人生就是一件交易!”这是葛朗台的世界观,他的信仰。在他眼里,父女之情,家庭关系。伦理道德,只不过是一层温情脉脉的面纱而已。为了钱,可以撒谎,可以欺骗,可以不择手段,可以不顾廉耻,即使亲生女儿也不例外。这句话,概括出了资产阶级人与人之间赤裸裸的金钱关系,暴露了葛朗台丑恶的灵魂。

◎“你看住金子!??拿来放在我面前!”

这是葛朗台在临死之前对女儿说的话,说明他的守财、贪婪。

◎“把一切照顾得好好的!到那边来向我交账!”

这是葛朗台临死叮嘱女儿的话,充分显示他的金钱占有欲和守财奴的性格特征。

二、人物形象分析

◎葛朗台

葛朗台的性格特征,贪婪、吝啬、专横、凶狠、虚伪等,作品中都很明显,重要的是深入理解,看出葛朗台的自私、贪婪有什么特点,从而认识极端利己主义的本质、拜金主义的灵魂,认识资本原始积累时期资产者的历史特点。

第一,葛朗台可谓极端的利己主义者。

利己主义者通常是为他的家庭,为他的老婆孩子,而葛朗台是对亲人也自私,他的利己主义走到了极端,以致这个大财主的家庭没有丝毫幸福可言,相反成了一潭冰水,一个“自私自利的世界”,一个“苦难的家庭”。

第二,葛朗台可谓十足的拜金主义者。

暴发户更多地表现为挥金如土,骄奢淫逸,而葛朗台则是守财奴。他并不贪图物质享受,而贪图金钱本身。在货币的多种职能中,他惟独钟情于作为贮藏手段的货币。对金钱的追逐、聚敛、守护完全支配了他的心灵。金钱本身就是最大的幸福,惟一的幸福。除了占有金子,不知道人间还有别的什么幸福,在黄金与独生女儿的生命之间他也掂量不出轻重。盯着金子,他便觉得心里暖和。他根本想不到金钱乃身外之物,死不能带走。他的灵魂为金钱所迷失。

第三,葛朗台的贪欲具有极大的爆发力。

76岁的葛朗台一见梳妆匣上的金子,竟能纵起身子像老虎一样扑上去。关于继承权的谈判,到关键时刻,他的精明利落,叫公证人都骇呆了。风瘫后的葛朗台守护着他的宝库,连狗在院子里打个哈欠都听得见。弥留之际,盯着金路易可以一盯几个小时。咽气之前竟能作出骇人的姿势想把镀金的十字架抓在手里。

随着情节的展开,葛朗台的情绪和表现是多变的,但有一点始终没变,就是金钱至上,贪婪吝啬的特点始终没有变,淋漓尽致地反映出葛朗台这个“占有金子”的“执着狂”的丑恶本质。

◎葛朗台太太

葛朗台太太是个怎样的形象?作者对她是怎样的态度?我们该怎样认识?

讨论归纳:在课文中,葛朗台太太是温顺善良,恬退隐忍(甘心忍让)的贤妻良母。她对丈夫,忍让;对女儿,疼爱。临死之前对女儿说,“幸福只有在天上”,暗示社会和家庭都是冷酷无情,自私自利的,她是这个金钱至上社会的牺牲品。她对宗教虔诚,向往天国,但宗教却不能够挽救她。

作者对她是充满同情和赞美的。在她临死那一段里,有这么一些句子:“天国的光辉照着她,仿佛太阳照着树叶发出金光”,“死得崇高,伟大”,“像洁白的羔羊一般上了天”。作者是把她作为完美的形象来歌颂赞美。作者这样写,是为了反衬葛朗台的丑恶卑劣,批判这个社会的罪恶。但这仅仅是作者的一种理想。我们要辩证地分析,尤其要注意作者宣扬超阶级人性和宣扬宗教道德的局限性。

三、主题

先让学生思考、讨论,再归纳、总结。

小说通过描写葛朗台这个极端自私、极端贪婪的资产阶级暴发户的丑恶嘴脸,深刻揭露了拜金主义的罪恶,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赤裸裸的金钱关系。

四、布置作业课后练习三

《写作文关于守财奴读后感(全文共11462字).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