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社会化概述教案设计
授课题目 | 社会化概述 | 课程名称 | 幼儿心理学 | ||||||
授课对象 | 学前教育高一年级学生 | 授课课时 | 1 | ||||||
授课地点 | 教室 | 授课形式 | 讲授、小组合作 | ||||||
教学分析 | |||||||||
内容分析 | 本课选自学前教育专业幼儿心理学课程第四章第三节的内容,教材选自“中等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幼儿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2008年第2版,作者王振宇)。 本节内容是考试重点,部分内容比较难懂,将通过教师提出问题,小组合作探究完成,对于教学中比较难的问题教师针对性讲解,讲练结合,以达到最佳效果。 | ||||||||
学情分析 | 本次课的授课对象是中职高一学生,基础比较差,自主学习能力不强,教师需要把教学内容设计简单化,在学习过程中耐心引导,由浅到深,由易到难,循序渐进。 | ||||||||
教学目标 | 1、理解社会化的含义,社会化的前提,社会化的目标; 2、对幼儿社会化有更深刻地认识,明白社会化的意义; 3、尝试着寻找帮助幼儿社会化的途径。 | ||||||||
教学内容 | 社会化的含义,社会化的前提,社会化的目标 | ||||||||
教学重点 | 社会化的含义 | ||||||||
教学难点 | 社会化的含义 | ||||||||
教学策略 | |||||||||
教学设计流程 | 提问导入—抛出自主学习任务—小组合作完成任务—教师讲授重难点—知识点回顾—随堂练习—纠错总结并结束 | ||||||||
教学方法 | 教法 | 讲授法、讨论法、练习法 | |||||||
学法 | 自主学习法、探究学习法、合作学习法 | ||||||||
教学手段与资源 | 智能化平台,信息化手段,数字化资源 | ||||||||
教学实施(突出解决教学重难点的设计) | |||||||||
教学阶段 | 教学内容 | 教师活动 | 学生活动 | 设计意图 | |||||
课前准备 | 1.社会化的含义 2.社会化的前提 3.社会化的目标 | 自主学习,讨 论提升 | |||||||
教师提问,引导学生思考 | 学生思考,讨论解决 | 社会化的表现 | |||||||
活动二:社会化的目标 | |||||||||
课中教学(时间) | 提出问题:什么是社会化,具体表现是? | 提问 | 看书思考 | 理解含义 | |||||
教学内容1 社会化的含义 | 活动一:小组探究(5分钟) | ||||||||
什么是社会化 | 看书找答案 | 找到其含义 | |||||||
活动二:新知识点讲解(10分钟) | |||||||||
社会化的表现 | 讨论解决 | 理解社会化的含义 | |||||||
教学内容2 社会化的前提 | 提出问题 | 看书寻找答案 | 了解社会化前提 | ||||||
教学内容3 社会化的目标 | 提出问题 | 看书寻找答案 | 理解社会化目标 | ||||||
课堂小结 | 引导学生回顾 | 学生回答 | 加深印象 | ||||||
课后拓展 | 课堂练一练; 完成同步练习册相关习题; 预习新知:幼儿的语言发展。 | ||||||||
教学评价 | |||||||||
本节课课前任务简单明确,学生完成比较好,所有学生都参与了本节课,整个课堂设计环环相扣,重难点突出,简单问题让学生自主学习完成,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疑难问题教师讲授并结合实际举例,让学生能够更好的理解教学内容,完成教学内容后及时总计,并设计了习题随堂检测学习效果,可以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 | |||||||||
教学板书 | |||||||||
1.社会化的含义:社会规范、人际关系、妥善自治。 2. 社会化的前提:认知----前提 情感 3. 社会化的目标:形成完整的自我:角色系统,能力结构 | |||||||||
教学反思 | |||||||||
教学全过程学生的表现比较积极,课堂氛围比较好,课前布置任务完成较好,准备充分,重难点设计突出,小组合作讨论基本上都能提前完成任务,但是整个课形式比较单一,如果能用一些音频视频直观呈现,学生或许更容易理解接受,效果也会更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