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班主任的学期工作总结
总结就是把一个时间段取得的成绩、存在的问题及得到的经验和教训进行一次全面系统的总结的书面材料,他能够提升我们的书面表达能力,快快来写一份总结吧。我们该怎么去写总结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高中班主任的学期工作总结,欢迎阅读与收藏。
高中班主任的学期工作总结1本学期我带的是高x班,班内共有xx人,由原来的x个文班的部分学生组成,情况相对复杂一些,经过师生的共同努力,班级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效。而这一学期的班主任工作也让我感受颇深。
一、稳定班级,凝聚班级力量
开学之初,因学生有两部分组成他们在学习和班级日常活动中明显表现出各自的团体性,而且合作性不强。为了稳定班级,让同学们成为一个融洽团结的班集体,在参考部分学生的意见后,我较快的组建了班委会,并注意到人员的组成比例,两部分人员都有代表学生。在这之后多次召开班委会,让他们意识到这就是一个全新的高x班班委会,大家只有共同努力心往一处使,才能创造一个和谐稳定的氛围,才能使大家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去。并且通过召开“我们是一家人”的主题班会,打破学生的原班级意识,形成高x班这一集体意识。经过多次的强调学生较快的形成了班级集体意识,班级氛围和谐融洽,同学们较快的将主要精力投入到学习中去。
二、认真组织了高三学习动员大会
在班级稳定之后,我便召开了班级高三学习动员大会。在大会上通过引导学生分析自己的x年来的学习情况以及自己的学习水平,正确认识自己的现状。大家在分析讨论过程中较好的分析了自己的不足以及今后努力的方向。并且通过介绍使他们认识到高三学习的紧迫性。
虽然时间紧任务重,但并不是不能取得辉煌的成绩,通过给学生提供一些程度不是太好的学生经过艰苦拼搏努力学习考上不错的大学的例子鼓舞了学生的士气,学生产生了高昂的斗志。
通过这一次的动员会学生明白了“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势和长处。“天生我材必有用”学会了欣赏自己,学会了暗示自己:我可以,我能行。更明白了不是因为有些事情难以做到,我们才失去自信。而是因为我们失去了自信,有些事情才显得难以做到。明白了拥有自信们就能逐步摆脱“事事不如人”阴影的困扰,产生了奋发向上的劲头。班级较早的形成了浓厚的学习氛围。
三、加强班级管理,培养优秀的学风、班风
高三年级学生面临着毕业、升学等实际问题,随着课时和知识复杂程度的加重,容易产生两极分化,有的学生甚至会感到迷惘,对前途失去信心。
在这个学期里,我的班级管理工作从三方面入手:一方面,我结合学校德育处的管理要求加大了对学生自治自理能力培养的力度,宿舍管理、卫生方面,我都放手让学生管理,并加强指导和要求。
一个学期下来,形管、宿舍总分、卫生,取得较好的成绩。还注意培养学生的自我服务的`能力,让学生学会规划、料理、调控自己,使自己在集体中成为班集体的建设者,而不是"包袱"。
另一方面,我有效地利用好每一周的班会课开展一些专题性的活动,例如,学习经验交流会,意志教育,如何做时间的主人,习惯养成教育等,这些活动大大地促进良好的学风、班风的形成。
再一方面,我自己也以身作则,努力做学生的榜样,勤跟班,使班风正、学风浓。而我班在学校的各项管理评比中都取得较好的成绩,这又进一步鼓舞了同学们的士气,使班级管理工作向着健康的方向发展。
四、积极主动地和各科教师联系,协调各方面的教育力量,发挥好纽带作用
在与任课教师的交往中,我尊重他们的意见,同时又把他们当作班级的主人,视为自己的良伴、知己。凡事都主动地同任课教师协商,倾听、采纳他们的意见。能够慎重地处理学生和任课教师的关系,在处理师生矛盾时,尽量避免了激化矛盾,在这方面,我平时注意到多教育学生,让学生懂礼貌,尊重老师的劳动,树立老师的威信,增进师生情谊。
通过邀请教师到班级对学生进行学习方法的指导,也使学生较好的掌握了高三各学科的学习方法和学习的重点,为这一学期的学习开了一个好头。
五、积极配合学校各项工作,完满的组织了各项活动,丰富了学生的生活
新学校新气象,本学期开学以来为丰富学生的生活,学校组织了各种活动,例如:拔河比赛、普通话推广等。在组织活动中,通过对学生进行动员和技术指导加强了班级凝聚力,增强了学生的班级荣誉感,学生也取得不错的成绩也为深入的学习减轻了心理负担。
虽然为建设这个班花了不少心思,特别是在转化后进生的过程中,有x个双差生总是我行我素,效果不太明显,无心向学的学生还没有能够有效地激发他们的斗志,还没能触动他们的灵魂,给班级学习风气的好转带来了一定的阻力。
总之,在这一个学期里,我通过以上几方面的努力,班级工作较以前有了较大起色,学生的整体素质在不断的提高。为了使学生走好这最后一步,我还会不断的努力,及时总结经验教训,争取取得辉煌的成绩。
高中班主任的学期工作总结2时光荏苒,回顾与学生一起走过的风风雨雨,不禁感慨万千。这半年来,我们成功过,失败过……但一切对我们来说都已不在重要,重要的是我们师生能在这段旅途中携手互助,同舟共济,茁壮的成长起来。对我们来说这就是宝贵的人生财富!
在这一学期的工作中,我深深地体会到班主任的工作态度、教育艺术水平、教育方法、组织管理能力、以及以身作则的表率作用,影响着班级建设、巩固和发展,影响着学生成长的速度和趋向。我认识到作为班主任,不但要有良好的文化修养,还要有科学的工作方法。
一、用爱心激励学生的自尊和自信,开展理想教育
虽然大部分学生刚开学时是带着对高中、甚至对大学的向往来学习的,有一定的学习热情。但多数同学因基础较差,听讲有一定困难,在开学一个月后,学生中出现了一种畏难情绪,有部分学生甚至想到退学。针对这种情况,我们班组织几两次以理想为主题的班会,让学生们讲理想、树理想,学习那些以坚定理想支撑而努力拼搏人士的事迹,让学生明白努力在今天、希望在明天。
二、运用掌握的教育和心理学规律,科学的进行班级管理,让这个班级和谐、温暖
x x岁的高中生,正处于“多事之秋”,教育管理者只有走进他们心中,才能顺利的处理和解决可能和已经出现的问题,才能和学生搞好关 ……此处隐藏16475个字……这需要我们付出无比的耐心,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不打时间上的消耗战。耐心、细致的`工作需要我们长期的坚持。成年人对自己的行为都还缺少毅力和清醒的认识,更何况是应对枯燥学习和简单生活的学生呢?作为班主任,我认为要做到“言必行,行必果。”要抓迟到现象就一抓到底,不赶风;要检查纠错本就必须要落实到位,不能给学生吹吹风就过了。学习本身就要求有严谨务实的作风,要求学生做到,老师自己就不能含糊。
四、观察细节,调整心理
有人说,高考不仅仅仅是考智力,同时也是身体素质、心理素质等多方面的考验。其实,在学生的学习生活中,跟同学的一次口角,一次小感冒,或者考试的2b铅笔没带都有可能影响学生的学习情绪,所以我都把注重细节摆在了重要的位置。我们利用平常的班队课反复向同学们宣传“成也细节,败也细节”的观念,学习中严格要求,同时经常给学生以心理指导。我教学生有心理上的不愉快必须要自己调整,或者找同学、朋友倾诉,相信老师、父母的找老师和父母,要么写写日记,体育锻炼,总之,不要憋在心里,而且要做一个乐观、豁达的人,不为小事斤斤计较。让同学们更多的是把高考当成一次机遇,一次挑战,自己成长过程中的一笔财富,思想日益成熟的一种骄傲。“年轻就是资本,年轻,一切皆有可能,每一个人都勇于挑战自我,不做逃兵,不做懦夫。”这样的思想在同学们的心里逐渐的树立起来。临近高考时,让我最感到欣慰的是,大家都没有散失斗志,对生活充满了热情,这是我最期望看到的。
反思了自己一年的工作,我还有很多地方做得不够,同行们很多宝贵的经验值得我学习。一年中,我深切地感受到,管理学生,更多的是要学生自我管理,要在学生中既有威信,又要让学生有亲近感,愿意主动找老师谈心。除了有爱心、耐心,严格科学的管理外,教学上必须要有过硬的本领,如果教学上没有自己的一套,得不到学生的认可尊重,学生就会对班主任工作产生抵触情绪,实施德育的效果也就会大打折扣。当老师的路还很长,尤其是班主任,不仅仅承担繁重的教学工作,还肩负着如何培养教育学生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可谓任重道远。
高中班主任的学期工作总结15本学年以来,我所管理的高三I班比较顺手。虽然这是一个书院里的普通班级,但是班级的总体要求和重点班级是同一标准,尽管如此,中学部班级量化评比,高三I班一直是文明班级。如果这是成绩,和我多年来的班主任工作经验不可分。德育过程是一个发展变化的过程,是教育者用社会所要求的品德规范影响受教育者,启发他们自觉接受教育,形成教育者所期望的思想品德过程,。我认为,德育过程只有做到知、情、行的统一,才能收到预期的德育效果。知、情、行是彼此联系,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相互转化的。一般地说,“知”的培养是基础;“行”的实现是关键和标志;“情”起中介和“催化剂”的作用。因此,学生思想品德的培养必须是:“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持之以恒”,促进四要素统一和谐地发展。
思想品德教育只考虑认识过程是远远不够的,通过班会或团队活动向同学们正面宣传提倡什么,限制什么,禁止什么是需要的,但抓住时机,创设自然融洽环境,努力激发学生自身的“内应力”与道德情感则是另一回事。在校内、教室是学生接受思想品德教育的主要场所。教师在这儿,有的通过别开生面的班队活动,有的挖掘学科自身的教育因素,有的则根据学生个性与心理特征,因势利导,达到各种教育预期目的。但也应看到,由于对学生“主体需求是内化的`原动力”这一点认识不足,在如何把社会首先规范内化为学生自己的品质方面研究得不够,我们的某些方面教育就显得脆弱与生硬。学生在那种正面教育场合,有时很难放开自己,他们经常只是首先意识的被动接受者,即使安排有学生在活动中发言,所说的也常是此刻我应该说此什么,而非内心真实所感,不能期望这种形成会达到很好的效果。其实,真能触到学生灵魂的教育常常是不露痕迹。它不仅发生在操场上,发生在课间十分钟,而且发生在事先无所准备的最自然的生活与情境中。因此,进行情感教育,是德育工作者打开学生心灵的启动器,是“知”与“行”的中介和“催化剂”。
(一)爱心换真情,尽力感化学生
情感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具有感染性,也就是说,情能动情。即在一定的时间和范围内,情感可以感染到其他的人,使之发生同样的或与之相联系的情绪。刚接手班级,有两位女同学因小事发生口角,继而恶言相向,在班上掀起轩然大波。事后,我不是武断地各挨五十板,而是找当事人心平气各地了解情况,并打算抓住这个时机,召开一个主题班会。班会以小组为竞赛单位,安排了学生喜闻乐道的歌曲、典故、谚语、名人名言等项目,围绕着“团结、友情、亲情”进行了紧张的比赛,学生们情绪高涨,竟相参与。当活动进行到高潮时,我在黑板上写了“大家庭中的你、我、他”几个大字,紧着录音机里传出了《相亲相爱》的歌曲,再一次引起了全班同学的情感共鸣。随着如潮般的掌声,那两个同学不约而同地走上讲台,四只手紧紧地握在一起……
通过这次班会,同学们认识到同学间,要互相“包容”,只有团结一心,班级这条“大船”才能顺利到达成功的彼岸。而且,增强了集体的凝聚力,形成团结向上的班风。
(二)激励中促动真情
我们知道,单纯地对学生说教是不会有好效果的,同样单纯地采用感化而不伴之以说理,也难以使学生产生有原则、有深度的道德情感。“知之深,爱之切”正是这个道理,因此,班主任应着力提高学生的道德认知,使他们知道应该怎么做、明白为什么要这样做。我经常让学生观看电视,收集有关新闻报道,激发他们的爱国激情,发出了“中国人民不可欺”的强烈心声。同时,又让他们认识到“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激励他们“为中华崛起读书”的意志品质行。这样,对学生进行一次次有血有肉的爱国主义教育。也就是说,认知越丰富,明理越深刻,情感就会越深厚。
(三)身体力行,真情落实到行动中
情感的另一特点是实践性。实践是情感形成和转变的基础,也是摇动情感发展的动力。所以情感教育要从实践开始,在实践中,以行育情,越实践,学生的情感就越深,反过来,情感越深,就越愿意实践,从而形成自觉行为。
在以“爱心献功臣”的活动中,我班学生纷纷捐款,奉献了自己的一片爱心。钱虽不多,但却体现了中国青少年对那些为中国人民解放事业出生入死的功臣的崇敬之情和爱国、爱民族的高尚情操。
值得一提的是,在这活动中,有些同学在老师面前一直是批评的角色,是小捣蛋,但了也主动伸出援助之手。这援助当然源于他们对功臣的敬仰,然而,在援助中,自己不分明也获得一份快乐吗?他们自己却没觉察到,就在那瞬间,他们的灵魂迸发出怎样可贵的火花。我抓住时机,谈了爱国的含义,谈了什么叫高尚,使同学们从奉献中体会到自身精神的愉悦。这样,这使整个教育过程都弥漫着一种和谐、融洽、振奋,饱满的情绪氛围。
总之,当学生不仅学会了留心观察周围世界,心胸开阔,乐于助人,而且也学会留心观察自身,努力认识自己的内心世界,把精神力量也用到使自己本身变得更好、更完美的,他们才算真正逐渐成长为道德成熟的人了。而教师的贵任之一就在于抓住良机,寻找学生对外界教育影响的最佳接受点,以情育人,最终过到知、情、行的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