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一篇:蓉园小学2014秋《品德与社会》表现性学习评价总结
开学初,我设定了以依托教材、立足过程、多元评价、注重实效为主的表现性评价方案的设计,一个学期很快过去了,现就这期来的表现性学习评价做一个总结。
依托教材,突出开放性
新课标实验教材从学生的生活逻辑出发,选择与学生生活关系密切的丰富活泼的生活素材,按照一定的时空顺序设置学习内容,构筑了为学生创设了真心融入生活、真情拥抱生活的时空,在教学中,我们以教材所呈现的一个个主题性生活事象为基本线索设置学习活动及评价内容,在全期的评价过程中,每堂课做到了及时完成课本练习,并分小组长进行评议的方法。实施效果不错,学生都很认真的在当堂完成该堂课所学内容的练习。
立足过程,突出活动性
在每个主题内容教学中,我以一个个真实性、多元化的系列实践活动为纽带,以表现性活动评价为杠杆,通过“开心俱乐部”、“沙龙聊天室”、“爱心金点子”、“相信我能行”等趣味性活动板块、“讲故事、唱歌、跳舞、画画儿、吟诵诗文、考察、展示、访谈、交流、交往、服务、操作、游戏”等活动形式,引领学生从各自的生活实际出发去观察生活、熟悉生活、感受生活、健康地拥抱生活,让他们在体验中不断丰富和积累生活经验,获得真心体验及认知发展,从而较为顺畅地将空乏的道德价值、生活常识等的说教和训诫融化为低年级学生自主的、内在的“亲历习得”,促进“知与情”的升华、“知与行”的统一,逐步形成健康与健全的人格。在教学活动中,我较为全面地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兴趣、态度、合作交往、交流分享、努力程度以及个性化创意表现等多元发展态势,并以恰当的评价来引领学习行为、调控活动过程、增强学习效果,充分体现新课程关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整合的价值追求。起到了激励作用,学生积极地参加各种活动。
多元评价,突出灵动性
通过设计“自己评、伙伴评、老师评、家长评”等多主体、多元化评价,将评价活动变成自我、伙伴、老师、家长等主体共同参与的、多元交互共建的、充溢民主关爱的互动过程,促进学生正视自我、勇于反省、交流协商、不断改进、日益内化。但是我们并不是将所有的活动内容都设计成多主体评价,而是根据课内外、校内外活动实际来确定。对于课内活动,我采用的是自己评、伙伴评、小组长评;对于校外活动,则由伙伴或家长根据实际表现进行评价反馈。通过多元灵动的评价,增进了学生与伙伴、老师、父母的真诚沟通和相互了解。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注重实效,突出操作性
在“老师夸”评价方式上,我力戒牵强和形式,通过活动中的口头的即时评价来规范、引导、激励学生的学习与活动行为,避免了评价行为与学习活动成为彼此游离的两层皮现象。在评价过程中,我还注重把眼光更多地投向学生的起步、差异以及动态发展的进度上:对于学困生,哪怕是微小的进步,我们也给予肯定而鼓励;对于表现突出的学生,只要他们迸出创新的火花,我们就给予热情的肯定。
总之,评价不是最终的目的,表现性学习评价所关注的也并不是单纯的评价结果。在教学过程中,我力求通过较为全面和客观的评价,引领学生走进更广阔的生活和学习的天地,给学生搭建体验成功、快乐生活的平台,真正促进学生生动地发展。
总结人:曹雪佳
2014年1月
第二篇:2014年秋期期终小学六年级品德与社会学习评价试题
2014年秋期期终小学六年级品德与社会学习评价试题
一、精彩补白。
1、在现代文明社会生活中,应当是公民的觉悟和品德,我国有句俗语叫“”,说的是做人讲诚信,就像金子一样宝贵。
2、懂得欣赏别人,不仅表现出自己,更重要的是可以从别人身上发现和学到自己不具备的,是自己变得更加。
3、“石油工人一声吼,地球也要抖三抖”。这是“铁人”的豪言壮语。
4、曾被称为“娃娃博士”、被誉为“两弹元勋”的科学家是。
5、在中国城市的改革中,就是一个重要的标志,因为它是我国的第一个“经济特区”。
6、在我国,人大代表都是人民选举产生的,代表着人民的利益,对人民,受人民。
7、1955年,总理参加万隆会议。这是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政府第一次派代表参加国际会议。
8、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
9、世界上手机第一生产大国是。如今“”的标志在国外市场上随处可见。
二、快乐选择(请把正确答案的字母序号填在括号里)
1、下列句子能体现诚信的是()
a.人无信不立b. 滴水成河,米粒成箩c.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2、下列行为违背诚信原则的是()。
a.言行一致b.上传下达c.考试舞弊
3、下列想法不正确的是()。
a.要学会节俭生活b.我的父母挣钱容易,我花钱也不必计较c.家里的钱是我爸爸、妈妈辛苦工作挣来的,所以不该乱花
4、“没收地主的土地,分给无土地和少土地的农民。”这是下列哪部法律的内容?()
a.《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b.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c.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5、下列影片中,描写抗美援朝战争的影片是()。
a.《上甘岭》 b.《红色娘子军》c. 《地道战》
6、“要学习的时间是有的,问题是我们善不善于挤,愿不愿意钻”这句话是()说的。
a.高耀洁b.雷锋c. 申纪兰
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解放初期,商店里的商品琳琅满目b. 解放初期,城市里有许多洋房
c.新中国成立初期,生产工具十分缺乏
8、“我们唱着春天的故事,改革开丰富起来”。这句脍炙人口的歌词颂扬的历史伟人是()。
a.孙中山b.邓小平c. 毛泽东
9、下列对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可以不受法律制约b.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无选举权和罢免国家主席c.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全国人民当家作主、行使国家权力、管理国家事务等
10、我国北方最著名的“汽车城”在吉林省()。
a.长春市b.吉林市c. 沈阳市
三、明辨是非(下面说法或做法,你认为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个体老板赔钱换诚信,奔走千里自毁过期饮料是一种自我炒作行为。 ()2、烟台大学食堂保洁员吃剩饭,用行动倡导学生珍惜粮食。 ()3、学校组织学生们把多余的零用钱捐给贫困山区的孩子们。
()4、过去我们穷,所以提倡节约;如今生活富裕,可以提倡攀比消费。 ()5、人人都爱美,但相貌的美和衣着的美只是美的一部分。 ()6、新中国成立初期,“ ……此处隐藏10590个字……标,学生的中考作文能够反映其写作水平及有待提高的角度。本方案结合《课标》的要求和学生的实际表现确定评定标准,“自上而下的演绎”和“自下而上的归纳”相结合,既能反映学生的发展成长也能表现出他们各自的弱点,更有利于促进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 “初中作文表现性评价”评价标准的基本框架如下表所示:
评
价评价维度 项
目
写
作搜集列纲修改加工 过素材 起草
程
内容 表达 文面
对象
明确
视角详略写独特 得当 作书写美观 材料语句结格式规范 真实 生动 果 标点正确 发散词汇
合理 丰富
感悟
真切
每个评定维度又分为 3 — 0 四个分数等级。具体描述如下。
“初中作文表现性评价”评价项目及评价维度描述
写作过程
搜集素材
3. 能够根据写作目的和内容自觉搜集丰富的写作素材。
2. 能够根据写作目的和内容自觉搜集写作素材。
1. 能够在教师的要求下根据写作目的和内容搜集写作素材。
0. 没有搜集写作素材。
列纲起草
3. 能够根据构思立意列纲起草,修改构思立意。
2. 能够根据构思立意自觉列纲起草。
1. 能够在教师的要求下列纲起草。
0. 没有列纲起草的过程。
修改加工
3. 已经养成修改作文的习惯,能借助语感和语法修辞常识修改作文,做到文从字顺。
2. 已经养成修改作文的习惯,能借助语感修改作文,做到文从字顺。
1. 能够在教师指导下修改作文,借助语感修改作文,做到文从字顺。 0. 没有修改作文的过程。
写作成果
内容·对象明确
3. 写作对象明确,能根据写作目的和对象选择恰当的写作内容。
2. 写作对象明显,能根据写作目的和对象选择写作内容。
1. 写作对象不明显,能根据写作目的选择写作内容。
0. 选择写作内容时没有考虑不同的目的和对象。
内容·视角独特
3. 能够选择独特的写作视角呈现写作内容。
2. 能够选择恰当的切入点呈现写作内容。
1. 有选择切入点的意识,但在行文中表现不明显。
0. 没有选择切入点的意识。
内容·材料真实
3. 写作内容真实具体,叙事有细节,描写景物特征明显。
2. 写作内容真实,叙事清晰,描写角度明确。
1. 写作内容比较真实,叙事完整,有描写。
0. 写作内容不够真实,叙事不完整,没有描写。
内容·发散合理
3. 合理运用联想和想象,写作内容丰富且发散合理。
2. 合理运用联想和想象拓展写作内容
1. 写作内容有所发散,但发散不够合理。
0. 就事论事,写作内容没有发散。
内容·感悟真切
3. 情感真挚,能够表达出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真切感悟。
2. 情感真挚,能够表达出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真实感悟。
1. 情感真实,能够借助别人的观点表达出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感悟。 0. 情感不够真实,没有表达出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感悟。
表达·详略得当
3. 能合理安排内容的先后和详略,条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意思。
2. 能合理安排内容的先后,比较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意思。
1. 能显现出叙事的先后和详略,完整地表达自己的意思。
0. 写作顺序不合理、详略不得当,表达不清楚。
表达·语句生动
3. 能根据表达对象和中心,选择恰当的表达方式,运用个性化的语言表情达意。
2. 能根据表达对象和中心,选择恰当的表达方式,语言准确、流畅。
1. 能根据表达对象和中心选择表达方式,语言通顺。
0. 不能根据表达对象和中心选择表达方式,语言不通顺。
表达·词汇丰富
3. 词汇丰富,能够选择有表现力的词语。
2. 词汇比较丰富,能够选择表达准确的词语。
1. 词汇不够丰富,但用词准确。
0. 词汇贫乏,词不达意。
文面·书写美观
3. 文面整洁,汉字书写美观。
2. 文面整洁,汉字书写规范。
1. 文面不够整洁,汉字书写正确。
0. 文面凌乱,汉字书写有错误。
文面·格式规范
3. 标题位置正确,分段符合要求。
2. 标题位置正确,能够准确分段。
1. 标题位置不正确,段落划分不准确。
0. 标题位置不正确,没有分段。
文面·标点正确
3. 能够正确使用常用的标点符号,借助标点增强语言的表现力。
2. 能够正确使用常用的标点符号。
1. 能够有意识地使用常用的标点符号。
0. 标点符号的使用不正确。
五、基于表现性评价的初中作文教学流程
初中作文表现性评价方案采用自评与他评相结合的评价方式。
传统的评价方式以他评为主,虽然评价结果客观、科学、全面,但不利于评价标准的内化。评价标准是外在于评价者并要求评价者接受的社会要求,这种接受过程在以他评的方式进行时,由于认知差距等因素的影响,接受的速度比较缓慢,评价标准内化的过程变长。而通过自评,可以通过评价实践加深领会评价标准,使评价标准变成自我接受的准则,加速评价标准的内化。
自评与他评相结合在保证评价结果客观的同时,对学生写作能力的促进作用也更加明显。另外,初中作文表现性评价方案的评价标准是在分析学生实际状况的基础上确定的,是一种期待性的评价标准,其意义主要在于借助评价标准的导向性,期待更合理、更有效的写作策略的出现,帮助学生的写作水平逐步提高,最终实现阶段目标。
评价过程是学生写作过程的一部分,与整个写作过程紧密联系。传统意义上的评价活动大都在写作后进行,延误了评价的最佳时机。评价应该是促进学生写作的动力,而不是“跟着车头走的车厢”,如果学生一开始脑子里就有评价的概念,他们就能够依据一定的评价标准在更高的层次上去思考、探讨问题,寻求问题的解决办法。
基于这样的认识,本方案的评价流程如下。
(一)公布写作任务和评价标准。
(二)学生依据评价标准完成写作任务。
(三)作者本人、小组成员和教师三方共同完成“初中作文表现性评价”报告单。